一、总体介绍
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8人,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博士教师42人。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各级各类优秀教学成果奖10余项,承担包括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教改项目和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学院拥有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部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酒知识普及基地,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等学术科研平台;学院建设的“四川轻化工大学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创业教育综合实践基地”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综合类)。
学院现有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点及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历史)两个教育硕士领域,有硕士研究生专业指导教师18人(含外聘导师2名),其中教授10人,博士15人。导师团队科研、教学成果丰硕,能够指导相关领域研究生卓越成长。学院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80余名,研究生获批主持市厅级科研项目40余项,校级创新项目6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学生在2024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2024年全国“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决赛中获“三等奖”3项。近年来,人文学院研究生凭借其过硬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较强的适应能力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初次就业率可达100%,主要就业领域分布于教育系统和公务员系统。
二、专业简介: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掌握中学语文教育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会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语文教学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骨干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按学习形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于2018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11人,校外实践导师25人。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应用型骨干教师。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历史):培养掌握中学历史教育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会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历史教学实际问题,能创造性开展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骨干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
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于2021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5人,校外实践导师10人,主要培养能够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应用型骨干教师。
045300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
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于2024年开始招生,现有导师4人。主要培养能够从事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目录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 主要指导教师 | 拟招生人数 | 初试科目 | 备注 |
▲0451教育(专业学位) | ||||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 37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3教育综合 ④ 815心理学基础 | 复试: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加试: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基础 |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00不区分研究方向(非全日制) | 王益、陈家春、王浩、刘小文、唐瑛、沈穷竹、李明龙、张文浩、张卫东、程碧英、曾宪文 | |||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 | 9 | 复试:中学历史教学法 加试: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 | ||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孙祥伟、张强、黄宗凯、张万东、徐峰 | |||
▲045300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 | ||||
01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02职业中文教学与实践 | 王浩、陈家春、万燚、颜小芳 | 7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1英语(一) ③ 354 汉语基础 ④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 复试:对外汉语教学技能 加试: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