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贵教授应邀作“鲁迅‘怒其不争’的指向性及知识分子精神重审与重构的思想史意义”专题讲座

发布者:rwMeseger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2025年10月30日,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于汇东校区第四实验楼802室,特邀闽南师范大学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明贵教授作专题讲座。讲座由副院长陈家春教授主持。

胡明贵教授以“鲁迅‘怒其不争’的指向性及知识分子精神重审与重构的思想史意义”为题,引领师生展开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思想厚度的文学思想探索。他从“疑惑带来的疑问”切入,围绕鲁迅笔下“劳苦大众是否‘争’过”这一核心命题,系统梳理了阿Q、祥林嫂、爱姑等典型人物的“争”:阿Q以精神胜利法和公开挑衅对抗压迫,祥林嫂为逃婚与拒卖而挣扎,爱姑则为争一口气与夫家对峙……,结合这些案例,胡教授阐释了其中“争而不脱旧秩序”的矛盾本质,提出“不是怒其不争,而唯恐其争”的独到观点,并指出:鲁迅笔下的人物皆有“争”的行动,只是方式与结局各异,泛泛而谈“怒其不争”实则空泛。

胡教授进一步阐述了以摩罗诗人(以拜伦为代表)与俄国知识分子为参照的精神价值体系,指明了鲁迅对知识分子精神重构的启示方向。此外,他还解析了鲁迅作品中“死亡叙事”所蕴含的“向死而生”哲学意味,以及“民众俟将来再谈”背后所体现的启蒙优先理念,帮助在场师生深入想象其中的文学细节,获得跨越时空的共鸣。

本次讲座为开展鲁迅作品研究提供了“文本细读与思想史透视”相结合的新视角,在研究方法与价值解读层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撰稿:夏忠婷   初审:才让扎西   复审:陈家春  终审:杨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