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精神,7月16日,四川轻化工大学青禾语韵:嘉绒推普先锋队深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镇,围绕“语言筑基,文化铸魂”开展推普活动,旨在深耕语言推广主责,践行“面对面浸润传导、手拉手文化传承”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首站深入马尔康镇街道住户,以“面对面聊家常”的方式走访调研。志愿者秉持“听懂老乡真实需求,才能让服务‘解渴’”的目标,详细记录当地居民的普通话应用水平、日常交流难点及学习诉求。“有些老人能听懂普通话,但表达时会夹杂方言词汇;年轻人虽能交流,却在平翘舌、前后鼻音上常出偏差。”调研数据成为后续活动的“精准导航仪”,为针对性服务奠定基础。
随后,团队在美谷社区联合达萨社区、马江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共同开展集普通话培训、民俗文化分享、办公技能教学与直播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活动,将语言推广与实用技能、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团队指导老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明丽通过“语音基础攻坚+场景用语实战”模式开展教学。针对民族地区普通话常见问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需求,从平翘舌音“社区”“政策”的对比练习,到“人民”与“人名”的前后鼻韵辨析,再到“牛奶”误读为“流来”的“n、l”混淆等典型问题进行逐一示范纠正,有效降低普通话发音错误率,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掌握工作和生活交流的正确语音,提升沟通准确性和有效性。切实提升民族地区社区工作者的普通话应用能力,提高了基层服务中的语言沟通效能,更为民族地区文化交融与社会治理赋能打牢了语言基础。
活动现场,团队成员通过展示藏羌方言与普通话的常用词汇、日常语句对比,巧妙化解语言转换难题。“用方言讲一个家乡故事”环节更让居民在互动中感受到“语言不同,文化同源”——藏族老乡分享的“青稞酒的传说”与志愿者讲述的“端午赛龙舟”故事交相辉映,让大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对中华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结合居民工作生活需求,志愿者用通俗语言讲解办公软件基础操作:从“快速录入文字”,到“制作简单活动幻灯片”,手把手指导Word文档编辑、Excel数据统计、PPT制作等实用技能,助力居民提升现代办公能力,同时为社区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管理提速增效,适应多元社会发展需求。
针对社区职工对线上分享、电商带货的兴趣,活动特别增设“直播技能培训”环节。团队成员现场演示普通话直播话术、互动技巧,强调“清晰表达”在吸引观众、推广本地特产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居民通过直播平台展示马尔康的民俗风情与特色物产,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拓新路径,同时以全国助力乡村振兴优秀直播案例为典范,总结可复制经验,与社区工作人员开展针对性交流。
此次推普活动中,青禾语韵:嘉绒推普先锋队团队成员以“精准调研+多元服务”的模式,突破了当地居民“说不好、用不惯”普通话的实际难题,又通过文化融合与技能赋能,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连接民族情感、推动发展的“金钥匙”。正如志愿者所说:“我们不仅是语言的传播者,更是文化的使者、发展的助力者。”
撰稿:殷晓晶 邓学敏 初审:明丽 终审:杨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