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釜溪河,漫步仙市镇。2025年5月24日上午,人文学院历史系2023、2024级部分同学在四川轻化工大学地方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祥伟教授的带领下赴自贡市沿滩区仙市古镇开展历史资源考察实践活动。
本次考察实践活动由各组代表分别对主要景点做讲解,彭小芸同学首先为大家讲解仙市历史文化名人宋育仁:“宋育仁被誉为‘四川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清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孙祥伟教授补充总结道,宋育仁的经历源自仙市这方水土的滋养,是宋氏“诗礼传家,以文兴邦”的家族精神的深刻体现。
在胯胯井附近的江西庙,林燕同学通过仙滩的传说向大家介绍“胯胯井”名称的由来以及江西庙的经典建筑风格。可惜江西庙由于仅存山门,同学们在惋惜之余,孙祥伟教授提出:牛佛古镇万寿宫保存比较完整,下次考察时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其建筑风格以及江右商帮在自贡的商业活动。
沿着观音殿继续向里街深入,来到了金桥寺的“大雄宝殿”,孙教授向大家讲解到寺内供奉的三方佛:释迦牟尼佛、燃灯佛和弥勒佛,分别代表着现在、过去和未来;三佛并坐破除了时空局限,彰显了“十方三世”的宇宙观。三世佛座下两侧立有十八罗汉:象征着智慧、力量和独立精神。
金桥寺往南走,来到了釜溪河畔。刘俊杰同学向大家介绍了釜溪河名称的由来和多种解释。孙教授接着从历史地理的方面向大家讲述釜溪河在抗战时期增产赶运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学们边走边关注身边的历史遗迹,釜溪河风景优美,相思树、青石砖见证着仙市无声的变迁。
陈家祠是仙市保存最为完善的古建筑,黄兰梅同学介绍了陈家祠的建筑风格和关于“家风传承”的布展情况。建筑主体为川南典型穿斗式建筑,装饰雕花和飞檐结构则明显是徽派建筑的风格。
仙市古镇是明清建筑艺术的缩影,更是自贡盐业发展的重要见证。符美萍同学在本次考察实践活动中感叹道:“釜溪河连接自贡盐业运输的来和往,仙市也不仅是一个古老的运输站点,更是盐商文化传承的载体。古镇里的这些静默的历史遗迹,需要挖掘与整理,因为它们承载着历史,有鲜活的本土记忆。”
撰稿:黄兰梅 初审:陈家春 终审:杨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