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雪枫老师为人文学院师生作学术讲座

发布者:rwMeseger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23

5月20日,四川师范大学兼职硕导、成都师范学院和绵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学特级教师贾雪枫应人文学院邀请,在厚德楼320教室为80余名师生作题为《中学历史教学漫谈》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孙祥伟教授主持。

贾雪枫老师在讲座中针对目前中学生“喜欢历史,不喜欢历史课”的现象作了深入分析,他结合 “具身认知理论与历史课堂趣味教学”,谈到自己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 “身临其境”,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让学生在模拟历史场景、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切身感受历史脉搏,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贾老师强调,历史是时间的科学,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重演历史,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引导学生重演历史,根据可靠史料创设还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感知历史,理解历史事件何以发生、历史人物何以作为。历史教学之“趣”是它具有鲜活、生动的真实性,历史教学之“味”是它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贾老师结合教学案例,就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的有关要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比如史料实证问题,贾老师告诫慎用影视资料,强调教学要精选材料,每一则材料都要发挥它在教学中的价值,切忌堆砌材料。他特别对大单元、大观念(概念)、大任务等有关概念在教学中如何理解进行了说明。具体而言,一名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认真研读教材。初中历史课本采用 “主题+时序”的编排方式,旨在为学生搭建起系统的历史知识框架;而高中历史则转向专题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大单元大概念意识,帮助学生在专题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实现知识的深度整合与拓展。教学设计应立足时代需求、课程目标和学生发展,明确教学的主旨和方向,使每一堂历史课都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责任感等核心素养。贾老师还以“抗日战争”课堂教学内容为例,生动展示了教师应具备的贯通性思维。他强调,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而应将历史视野向前延伸,深入挖掘抗战背后的复杂背景、各方势力博弈等多重因素,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深度历史思维。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贾老师回答了同学们的疑问。面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表自己观点” 的问题,贾教授严肃指出,教师在课堂上发表观点必须以教材观点为根本遵循,确保一致性,要让学生明白中学历史教学与大学历史研究在立场和方法上的差异。

在贾老师结束讲座后,孙祥伟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认为贾教授的讲座兼具“历史的温度、实践的厚度、理论的深度”,为师生们在历史教学领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指导和启发,有助于推进学院历史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撰稿:黄璐璐   摄影:魏辰熙  编辑:张宝   初审:陈家春  终审:杨长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