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师潘俊凯参加2024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十届年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1-05浏览次数:251

2024年11月1日至4日,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教师潘俊凯受邀参加了在集美大学举办的2024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第二十届年会,本次年会主题为“传承与创新:新形势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战略思维”。此次盛会汇聚了全国艺术学界的众多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探讨艺术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并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理论研究所需的新战略与新思维。

会议为期两天,期间,王一川、王廷信、蓝凡、李心峰、李荣有、田川流(按主旨发言顺序排列)等知名学者围绕艺术学发展的前沿议题与实践探索,发表了精彩的学术演讲。他们的演讲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考,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和深刻的见解。

本次年会共设置了四场专家主旨发言和五场分议题讨论,内容广泛涵盖“中国艺术理论在新时代、新语境下的挑战与机遇”“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新战略与新思维探索”“中国艺术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与新方法”“新时代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适应与转化策略”,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中国艺术学科的影响与对策”等多个方面。

潘俊凯在“人工智能的涌现与中国艺术学科的对策”分会场中,发表了《“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论游戏媒介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研究方法》主题演讲,聚焦探讨数字游戏媒介的严肃运用之可能。发言中,潘俊凯运用两个进展式的步骤,论证游戏作为艺术学研究方法的合法性和可能性,构想出一套人工智能时代“卧游得道”的数字化研究范式。他在讨论中指出,游戏作为“研究对象”是其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所处的惯常位置,将其拓展为“研究方法”至关重要,研究游戏媒介如何作为一种数字化的研究工具,能为游戏赋能传统艺术文化研究打开新的认知视野和研究空间。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金丹元作为报告评议人,对潘俊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赞赏,充分肯定了游戏文本研究从“作为对象的研究”到“作为方法的研究”的拓展与转向,认可“超越游玩(beyond play)”概念对于“游戏-文化”共生体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该研究兼具现实性与创新性,值得深入挖掘。

潘俊凯此次的参会发言,收获颇丰,既借助此次宝贵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艺术研究同仁进行学术交流,扩大了学院知名度,又向众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学习、取经,开拓视野。此次参会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其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撰稿:潘俊凯 审核:朱德珍

编辑: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