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10月读书汇报在第四实验楼315教室举行。研究生辅导员杨跃嘉老师及人文学院2018级全体研究生参与活动,此次活动由汪江莉主持。
本次读书汇报以诗经的《氓》为主题,汇报现场气氛轻快,准备已久的同学们逐一上台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张芝豪结合《氓》的原文分析其中比兴手法的具体运用,并将《氓》中的比兴手法与《离骚》中的比兴手法进行比较,阐释了二者比兴的不同之处。路晓宇对《氓》中女主人公形象进行分析,并与《鄘风•柏舟》中女主人公形象进行类比,从而论述了封建礼教下女性意识的觉醒。张金秀以《氓》为例,探讨了吟诵教学法在古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双燕以《氓》、《玩偶之家》、《伤逝》、《致橡树》为例,延伸到“男女平等”的观点及看法。饶娟从“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切入,对比《氓》与《伤逝》的悲剧,得出“自立自强,方可说也”的观点。张雨萍就《氓》中对男主人公的多种称呼变化,突出了《氓》中的情感变化,并引发思考。吴爽提出对于《氓》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在正确解读爱情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刘欣欣浅析了《氓》所带来的教学反思,提出以往的教学是站在文本之外,抹杀了诗歌的文学特质的,不妨转换一下视角,把自己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去感受作品。汪江莉通过对《氓》教学中爱情观的引导,把几种爱情观进行对比,让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强调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罗雁探寻了《氓》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所造成的原因。陈倩通过对《氓》中女主人公择偶、婚姻以及婚变之时的果断,阐释了女性的强烈独立意识。何欢论述了赋比兴手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与运用,并细分为诗歌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三个方面。杨玲以《氓》与《孔雀东南飞》看自由恋爱和媒妁之言,阐述了“不同境遇,相同命运”的看法。
汪江莉同学对此次读书汇报进行总结。她提到相较于第一次的读书汇报,同学们此次通过大量的拓展和对比,从文学赏析和语文教学等多元角度出发,基本上都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和进步,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继续前行。
(供稿:吴爽 汪江莉 张芝豪 审核:代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