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大学生们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四川轻化工大学“乡村文化资源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0日至7月27日,在自贡市富顺县古佛镇凤仪村开展了主题为“挖掘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深入调研活动。
![]() | ![]() |
7月19日,由汉文2022级学生黎冯、吴昊天、王雪等组成的实践队,在人文学院王益老师的带领下,从四川轻化工大学汇东校区出发,历经一小时车程抵达古佛镇人民政府。当天下午,实践队与凤仪村干部在村委会举行了对接会议,凤仪村驻村第一书记唐彬热情欢迎了实践队的到来,并详细介绍了凤仪村的历史、地理、民俗及文化振兴现状。村委会副主任卓烈则详细介绍了凤仪村22个村民小组文化资源的分布范围、具体点位,并规划了文化资源考察的路线与重点。王益围绕此次到凤仪村开展文化资源调查的背景、意义作了发言,他强调,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保护利用乡村文化资源至关重要。凤仪村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本次实践旨在挖掘并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队队长黎冯同学就社会实践具体安排作了说明,并就一些细节问题与唐彬、卓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
![]() | ![]() |
![]() | ![]() |
实践期间,队员们围绕自然生态、建筑风貌、工业遗址、民俗物品等多个维度展开全面调查。他们徒步穿越龙贯山脉,探访金银桠、插旗山等自然景观,调研龙大桥、龚河桥、二龙桥等水利桥梁设施,为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设计提供思路。同时,深入凤仪庄、来泥湾等老院落,通过历史文献与村民访谈,探索建筑文化根源,提出文物保护与再利用建议。
![]() | ![]() |
![]() | ![]() |
此外,实践队还考察了曾家祠堂、古家祠堂、卓家祠堂等宗亲传承场所,玉佛寺遗址、白象寺遗址等庙宇遗址及老工业遗址,不仅梳理了村落姓氏源流、信仰民俗,还探讨了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可能性。在古佛镇九年制学校,队员们亲身体验了特色劳动教育与农耕文化教育,为乡村教育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见解。
![]() | ![]() |
![]() | ![]() |
通过走村入户、穿街入巷,以及赶市集、坐茶馆等方式,访谈了二十余位村民,实践队不仅收集了丰富的村落历史与民俗故事,还近距离感受到了村民们的淳朴与热情,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在高温酷暑下,队员们每日徒步数公里,用镜头记录风景,用文字书写感悟,将青春的热情与汗水洒在乡村的每一寸土地上。
![]() | ![]() |
![]() | ![]() |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更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在古佛镇人民政府与凤仪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实践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凤仪村的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
撰稿:“乡村文化资源服务”暑期社会实践队 初审 王益 复审 朱德珍
编辑: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