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4月16日,第25届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在宜宾市华邑酒店胜利召开。本届研讨会主题为“东坡精神与三江文化”,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与四川轻化工大学主办,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四川酒业茶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宜宾文传首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华淑蕊,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庹先国,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小林,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教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张海鸥教授,与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华淑蕊副市长、庹先国校长、张海鸥副会长到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海滨教授主持。
华淑蕊副市长结合宜宾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细数苏轼与宜宾的不解之缘。苏轼将酒都宜宾纳入自己的生命年轮,空间与记忆互为交织。生性豁达,把酒化成诗的苏轼为我们留下许多千古名文。今朝苏轼将穿越千年时空,莅临万里长江第一城,感受历史的盛会和我们诗兴的智慧的表达。
庹先国校长在致辞中对参会领导、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一个深度体验,各学科协调发展。三苏文化影响着一代代青年人,不彷徨、不悲伤、不畏艰险敢于正视绝境,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希望以此为契机,各高校、专家同仁携手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地方高校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海鸥副会长在致辞中与参会学者共同分享了当前苏学研究的成果。他强调苏轼留下的文化遗产是永恒的,苏学研究要与时倶进、永葆本真,要不断更新阐释视角和内涵。
主旨报告上,周裕锴会长作《苏轼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陈才智副会长作《苏轼眼中的王维——从<桃源行>与<和陶桃花源>说起》,木斋副会长作《苏东坡:中国历史文化的伟大丰碑》,李公羽副秘书长作《重视苏东坡非文学类著述的研究与传播》,曾明教授作《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苏轼儋州诗文中的民族观检讨》。五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心得,从不同角度为参会者提供多样的研究路径。
下午研讨会的分组讨论,主题分别为“苏轼的思想、生平研究”,“苏轼研究的文学文献价值”,“东坡思想的传承与接受”。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丰富史料,围绕三个主题开展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学术讨论。张海鸥教授、李公羽教授、李景新教授、郭世轩教授、杨胜宽教授、万燚教授等60余位学者参加了分论坛发言,评议人对研究论文的立论、切入点、构思、结构、研究作用与意义进行点评与建议。学者们各抒己见,呈现了一场思想碰撞与交流的文化盛宴。
闭幕式由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万燚教授主持,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秘书处袁丁、刘清泉对本次研讨会做总结。16日上午,全体专家学者于李庄古镇进行了文化考察活动。
最美人间四月天,相聚长江首城,共话东坡精神,本次研讨会因苏轼而群英荟萃,致敬经典、缅怀先贤。苏轼对学术的钻研、在生活逆境的超然,他的爱国为民,坚韧务实的精神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底蕴,为我们迈向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依据,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撰稿:谭园园、张黎黎、陈倩 审稿:万燚
编辑: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