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教授刘仲为人文学院师生做“诗的本质及发展方向”文学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6-04浏览次数:733

6月2日下午,受四川轻化工大学邀请,诗人文学评论《在河之洲》作者刘仲先生莅临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论坛在汇南校区第四实验楼214教室做了一场题为诗的本质及发展方向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副院长王玉珏教授主持人文学院师生代表及自贡文艺评论家协会代表150余人聆听了讲座

QQ图片20210604161209.png

QQ图片20210604161433.png

受学校领导委托,王玉珏首先向刘仲先生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刘仲先生的讲座从审美原理、诗的本质、诗的种类、诗的特点、诗的境界以及诗的发展方向六大方面展开,强调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时代怎么发展,诗歌的本质与核心,始终要追求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刘仲先生认为,诗歌是最古老最高级的文学形式,是文明的标杆诗歌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成长相生相伴中国是诗的国度,有着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汉语诗歌及少数民族诗歌三千多年的辉煌历史诗歌的创作要把握主体,放大审美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加强审美对象的典型意义诗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围绕诗之为诗的本质问题,正本清源,这样才能推动构建新时代美学诗学体系和当代中国诗歌的健康发展。刘仲先生的讲座持续两个多小时。整场讲座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激情满满,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让大家受益匪浅。

主讲人简介刘仲,生于1955年,文学家,四川资阳市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评论委员会主任。现任资阳市戏剧曲艺杂技家协会秘书长,并担任多所高校兼职教授。自幼热爱文学,接受严酷的国学教育。1972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诗歌、辞赋、小说、戏剧、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美学论文多种。1993年,出版长篇诗集《艰辛的旅程》。2011年,出版长河史诗《在河之洲》。2014年,出版诗集《原野 白云 风》、散文集《我的丘陵》、文论集《大潮下的人文关怀》。《在河之洲》获 “天铎奖”、首届“中国长诗奖”,入选《现代汉语史诗丛刊》。2015年7月,报告文学《大海的呼唤》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发表,被《红旗文摘》转载。2018年1月,发表在《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的报告文学《爱的聆听》被《半月谈》杂志引述。辞赋《川剧高腔资阳河赋》被刻为资阳市九曲河建南桥不锈钢鉄碑铭文。

                                  (供稿:朱菲菲  审核 :王益 )

编辑: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