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至21日,第21届中国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承办,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布朗大学,韩国汉阳大学、高丽大学、外国语大学,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34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70余为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我校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王浩参加了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王浩博士和韩国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共同做了《汉语词外译韩文标记现状与方式比较研究》的主题报告:对韩国现行的汉语外来语韩文标记两大方案进行比较,并提出来解决汉语词外译韩文时标记混乱的实现途径。这是四川轻化工大学第一次有代表参与该项国际会议,且直接在开幕式上做了大会主题报告,有力地打响了我校及人文学院在国内外语言学界的知名度。
在两天的会议日程中,共举行了两组十场小组报告,学者们围绕“地域文化与中国语言”“域外汉字音研究”“汉语方言与语音史”“语言类型与语言演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既有宏观视域的前沿问题的探讨,也有微观视野下的具体语言/方言问题的剖析与解读。学者们或关注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尤其是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或依据新的文献资料重新审视语音史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或采用跨语言视角进行语言对比研究、语言类型研究,或从语言政策与规划层面解读相关语言现象。
在闭幕式后的自由发言环节中,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一个很好的学术平台,学术视野宽广、专业领域丰富,促进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也开阔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编辑: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