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巴蜀全书》总编纂、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率队来校交流活动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举行。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是教育部1983年批准成立的从事中国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专门机构,著名学者徐中舒、缪钺、杨明照、赵振铎、胡昭曦、曾枣庄、刘琳等曾先后担任古籍所学术带头人和行政负责人。本次交流中,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专家15人,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了活动。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盐文化中心主任曾凡英教授受院长代晓冬委托,主持本次交流活动。
交流会上,舒大刚教授作“‘蜀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主题报告。舒教授指出,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古代长江文化的源头,与齐鲁等区域文化同为祖国文化宝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巴蜀文化既有区域文化的鲜明特色,又有民族文化的互相交融,彰显出巴蜀地区在中华文明发祥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意义。他还进一步指出,巴蜀文化博大精深,核心是蜀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巴蜀全书》,即是要对蜀学这样一个特殊学派进行系统的清理盘点。这项工作不是简单的汇集文献,还需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是主要以《巴蜀全书》为主干,对整个巴蜀文化资源和蜀学成就整体观照、研究和整理,从而考证学术的文化发展轨迹,研究蜀学的学术发展史。舒教授还就蜀学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构想。
舒大刚教授的报告激发了人文学院师生的共鸣。人文学院教师与古籍所专家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与人文学院师生的交流中,舒大刚教授还对人文学院、中国盐文化中心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就川南名人研究、中国盐文献研究等专题进行了细致指导与深入交流。
据悉,人文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将以本次交流为契机,通过在与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务实合作中借智借力,助推学院科研学科工作进步与发展。
(人文学院)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