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建校60周年之际,2025年10月18日下午,人文学院在汇东校区第四实验楼213教室举办广播电视学专业校友与师生交流座谈会,毕业于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校友凌国涛、张馨丹、石杰、唐石莹围绕职业成长、行业洞察等维度,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经验分享盛宴。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家春、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由系主任陈涵主持。
陈涵主任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四位校友现在的工作情况和取得的成就,由此拉开了交流座谈序幕。
广播电视学专业2006级校友张馨丹首先发言。张馨丹现就职于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品牌公司负责政企关系工作,兼任工会主席。张馨丹从自身的大学成长经历出发,分享了专业提升、社会实践、择业就业、多岗锻炼的经历。结合学弟学妹所关心的学历提升、简历制作、面试准备等内容,给予了很好建议。
随后,广播电视学专业2014级校友唐石莹发言。唐石莹现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镜记者、主持人、项目负责人,多次获得省部级新闻奖。通过讲述读研考博经历与新闻采访实战报道,结合大型融合传播项目《村庄里的中国》的成功宣发案例,唐石莹鼓励大家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树立战略家思维,勇于突破舒适区,感知变革、迎接挑战、实现理想。他还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未来规划、行业发展、综合素养等问题结合实践经历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2005级校友凌国涛结合自身职业经历,围绕“就业优势与人才竞争”展开分享,从技能锤炼与人际网络双重视角展开分享。凌国涛主要服务于医疗行业,担任四川亲源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和四川五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器械事业部运营总监。他指出,在当下就业市场,大学生需在大学阶段通过项目实践、技能学习等方式打造“硬实力”,同时要重视人脉积累,优质的人际交往是资源对接、职业跃迁的关键“软支撑”。
2012级校友石杰则聚焦“创作历程”展开交流。作为颐新影业(深圳)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他结合自身代表作品的打造经历,从灵感孵化、作品落地到行业趋势研判,完整呈现其创作全流程。石杰的分享不仅为有创作志向的同学提供了“从想法到作品”的实操参考,更传递了“坚持与创新”的创作态度,为大家提供了精神鼓励与方法论指导。
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校友们都给予了耐心回答,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人文学院副院长陈家春对校友们再次表示诚挚的欢迎,对校友们的分享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校友们的成长路径和奋斗精神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标杆,也让她本人深受鼓舞,鼓励现场同学以学长学姐为榜样,确定目标,敢于追梦。
本次座谈交流会以“传递经验,启迪未来”为核心,通过校友经验分享与互动交流,为在校学习的同学们提供了“方向指引+方法支撑”的双重助力,不仅为广播电视学专业学子明晰了职业方向、提供了方法借鉴,更深化了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为专业人才培养搭建起“校园-行业”的无缝衔接桥梁,助力学院在广电专业人才培养上再启新程。
文字:李利平、陈路、夏忠婷 图片:刘思鸿 初审:陈涵 复审:杨长牛